“拧毛巾”与利益重新再分配
他听说一文化官员给所属单位作过“拧毛巾”的“指示”,那官员还曾经把“拧毛巾”作为“课题”专门研究。不知道具体是怎样的事,听说的那人不肯讲,也许是道听途说,怕以讹传讹而被追究,所以不肯满足他的好奇心。
他百思不得其解,“拧毛巾”与文化工作有什么关系呢?
夜里他忽得一梦,那官员因业绩突出而升官了,梦见上级要他接任他的位子,继续那个课题研究。
他晕了。晕乎中不知是喜是悲,尤其不知“拧毛巾”有什么奥妙玄机,只好坐在办公桌前胡乱捉摸,望着杯子里热气腾腾的“庐山云雾”出神,在缭绕的腾腾热气中出神入化,犹如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灵感油然而生,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隐隐约约中忽然心有灵犀一点通。他越想越高兴,拧毛巾无非就是把毛巾里的水拧出来,拧到没了水分为止嘛。
可怎么和文艺事业挂钩呢?他一时候还是想不出门道。不料他咪了一口香喷喷的“庐山云雾”之后,又豁然开朗,“拧毛巾”和“利益重新再分配”一挂上钩,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嘛。从前叫做文化事业,翻新提出来改叫文化产业,产业是什么?既然是产业就是赚钱的事业,便有潜力可挖,何况有那么多的下属单位。
多拨了钱人家多用,少拨些钱人家也一样用。好比多把毛巾拧拧,拧了再拧,拧了再拧,拧得更干一些,不就有余钱了嘛,有了余钱,“利益重新再分配”不就迎刃而解,就有文章可做了嘛!
拧毛巾的时候,一次、二次、三次,拧干了还可以拧,拧干了还可以拧,很有潜力的呢!呵,绝招,也许这就是“拧毛巾”的“课题”。他想,应当明确一些,干脆把论题改成《文化事业中如何拧毛巾与挤油水?》
事业中也有油水可挤吗,有的;既然有人作为研究课题,一定是已经有了成果的。他听人家说,从前的城防官、税收官最擅长此道,该带个红包去拜个师,请教这些元老和前辈们怎样挤油水。
他又想,事业一向个是贴钱的买卖,尤其文化事业,据说连五洲四海,不论实行哪样主义的国家都是要贴钱。至于社会主义国家,至于在那个“革命的齿轮和螺丝钉的”年代,需要他们为事业鸣锣开道,就更需要大大的贴钱。“喉舌”没钱怎滋润,喉干舌燥怎大吼大叫呀!
他忽然闪过一个念头,嘿,嘿!“革命的齿轮和螺丝钉”,过时了,早过时了!那是当年苏维埃列宁同志说的,现在有谁还听他的呢,他的安身之地都差些儿没了,还有人吵吵嚷嚷要他回自己的老爹老娘身边去呢!本文已经分页:【1】23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