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比起产后抑郁,这种综合症更容易找上新妈妈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被身边很多人公认为特别好的妈妈,突然说

“我觉得自己其实不爱孩子。”

“不爱孩子”这四个字一点都不像会从她嘴里说出的话,在很多人眼里她是个特别好的妈妈。身边好几个妈妈都把她当成育儿达人,买孩子用品都会先听她的意见。但她自己却感觉,对孩子的“爱”正在迅速消退。她越来越容易对孩子发脾气,甚至越来越希望自己“没有生过孩子”。

有天下午,她家宝宝从小板凳上跌了下来,把膝盖磕破了。听见孩子跌倒、哭泣,她第一感觉不是心疼,而是“烦死了”。她走到孩子身边,看到孩子膝盖在流血,觉得更烦躁。她一边极其不耐烦地帮孩子处理了伤口,一边威胁孩子:你以后再敢爬上凳子,摔死了我也不管。

她甚至觉得,和孩子一起的时候,身上像捆了无数条绳索,被“拖着”不断往前走。她越来越觉得自己太不像个妈妈了。她不敢告诉别人这种感觉,怕别人觉得她“心理变态”。

而且她感觉自己身体越来越差——每天很疲倦,早上醒来像“睡了个假觉”;觉得自己抵抗力在下降,常常感冒,嗓子疼;和别人讲话时常心不在焉,做什么事都没劲......

这位妈妈其实不是什么“心理变态”,而是患上了在妈妈中常见的一种综合症——慢性疲劳综合症。很多人听说过“产后抑郁症”,但却不知道,相比于产后抑郁症,妈妈们更可能患上“慢性疲劳综合症”。

〖慢性疲劳综合症〗

这种综合症被称为“医学上最难攻克的课题之一”,以下常见症状:

1.持续的、不明原因的疲倦感,怎么休息都不管用;

2.记忆力力下降;

3.注意力难以集中;

4.时常感觉肌肉酸痛;

5.关节痛;

6.头痛或者头晕;

7.频繁或者反复嗓子疼,有点像感冒了(很多人会误以为自己感冒,所以才疲倦);

8.淋巴肿大;

9抑郁。

某些人还会有以下症状:

1.感觉自己生活在“迷雾里”;

2.平衡性变差;

3.容易过敏;

4.肠易激综合征(腹泻或便秘但无病理性变化)盗汗;

5.视力问题(对光敏感,视力模糊,眼干);

6.其他情绪问题(易怒,情绪大起大落,焦虑,惊恐发作等)。

〖此综合症是如何在妈妈们身上发生的?〗

研究此课题的专家发现,一个母亲的“慢性疲劳综合症”常常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能量渐渐耗尽,身体疲惫;

第二阶段:人格解体,情感疏离;

第三阶段:易怒,情绪失控,忍不住打骂孩子,和丈夫吵架。

产后抑郁也好,慢性疲劳综合症也好,我们总认为这些更多是心理或精神层面的问题,而忽略了身体能量的耗尽,也会成为罪魁祸首。

“慢性疲劳综合症”,可归属中医学中的“郁证”与“虚劳”的范畴。“郁证”病因多由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引起,病症的表现多为气机郁滞。心主神明,心劳损神即是长期紧张、忧思过度、阴阳失调、神气亏虚之证候,即现代中医常指的“神劳”病症。从狭义来讲,神劳与慢性疲劳综合症最为相似。

中医认为,“郁证”与“虚劳”本质上反映出的是气血失调。解决此症,要从调理气血入手,食养调理和心理干预双管齐下,实现气血及脏腑的平衡,以达到更佳效果。

〖食养调理,从根本上预防疾病发生〗

为什么新妈妈们更容易成为“慢性疲劳综合症”人群,其实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强调坐月子/产后恢复的重要性。

经历了怀孕、生产这一系列耗血的生理过程后,新妈妈们还要面临哺乳、照看宝宝等艰巨的养育工作,坐月子犹如一个过渡期,妈妈们更需要在此产后恢复的重要阶段补充优质营养,调养体质,为接下来的身体消耗打下更坚实的基础,从根本上预防精神或心理疾病的发生。

〖心理干预:不做完美母亲,学会自我减负〗

不做完美母亲,不苛责自己。没有人天生会做母亲,苛责自己要做一个完美母亲,只会加重妈妈们的疲劳。要容忍自己会犯错,也要容忍别人犯错,懂得让别人为你分担。

学会倾诉,把心事说出来。有了疲劳或抑郁情绪不可怕,及时与亲人、闺蜜等沟通,适度倾诉;鼓起勇气与内心对话。

最后的建议给家人:给新手妈妈多点关爱!孕期产后身体巨大变化导致的激素波动、新手妈妈的焦虑、家庭关系的紧张……身体、心理的变化是内因,带孩子的辛苦和家人的影响是外因,所以,身边亲人的理解和无微不至的照顾很关键,不能无视,特别是老公。

广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