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医学心理学的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这一节。那什么是心理应激,什么是心身疾病呢,以及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今天由中公教育的李老师给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什么是心理应激呢?
心理应激是在应激的作用下发生的心理的变化。
知道了心理应激的概念后,那么应激是什么呢?
应激是由加拿大病理生理学家塞里提出的,他认为每一种疾病或有害刺激都有这种相同的、特征性的和涉及全身的生理生化反应过程。他将其称作“一般适应综合征”(generaladaptationsyndrome,GAS)。GAS是机体通过兴奋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所引起的生理变化,是机体对有害刺激所作出的防御反应的普遍形式。在此过程中一共分为三个时期,即警戒(alarm)、阻抗(resistance)和衰竭(exhaustion)三个阶段。
①警戒期:是机体为了应对有害环境刺激而唤起体内的整体防御能力,故也称动员阶段。
②阻抗期:如果有害刺激持续存在,机体通过提高体内的结构和机能水平以增强对应激源的抵抗程度。
③衰竭期:如果继续处于有害刺激之下或有害刺激过于严重,机体会丧失所获得的抵抗能力而转入衰竭阶段。
所以说心理应激即在GAS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类心理的变化。
知道了心理应激之后,那么接下来和大家说一下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或称心理生理疾病,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心身疾病包括: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支气管哮喘、消化性溃疡、肠道易激综合征、经前期综合征。
因此说心理应激可以导致心身疾病,但是心身疾病的发生并不一定都是由心理应激引起。今天关于这里的分享就到此结束,需要大家重点掌握的是应激的三个过程、心身疾病的概念和常见的心身疾病。
以上为中公教育医疗为您搜集的备考资料,想了解更多知识可以点击查询吉林卫生人才网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