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辑聊到“叶晓明此生最好的机会是如何自行断送的”《天道》笔记96
叶晓明“此生最好的机会”是如何自行断送的?,这其实揭示了一则现实——
之于没有特殊资源与背景的普通人而言,最优的“成功”之路应是:在正确的道路上坚持到底。
但核心与前提是什么?答:能够准确识别出“何谓正确”。其实普通人的根结恰在于此,不是总想“朝三暮四”、也不是就爱“见异思迁”,而是根本识别不出何谓正确、何谓错误,结果把错误当成正确、把正确看作错误,完全颠倒了。
理解了这一层,也就明白“为何丁元英颠倒了反而成功了”的本质了-是丁元英颠倒了吗?非也,是世人颠倒了,所以他反过来就负负得正了。故而叶子农总结出了“见路不走”,可如何“见路不走”?为何段位如罗家明践行“见路不走”却最终家破身亡?这正是《进阶系列》要揭开与解开的。
所以“天道”是什么?答案是“那一条条正确道路”,即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了什么意味着将收获什么。换言之:你收获了什么,其实反映出的是你究竟种下的是什么。因此,若你对现状不满意,认为你已很努力了,但却越发痛苦、迷茫…原因在哪?好好想想。
因此,最严重的错误是什么?是躺平吗?是懒惰吗?非也,而是在错误的道路上拼命努力。所以,若是根、种子有问题,越努力问题越大。这正是为何底层总是人数最为庞大群体的根本原因所在,是他们不努力吗?不是,他们出的力比谁都多;但为何再努力也只能挣扎于温饱线附近?因为方向错了、根有问题,事倍功半。
所以,我笃信:我的《进阶系列》将极富意义,对几乎所有迷茫者都会有极大帮助。有兴者在该系列正式推出之前可先反复看看筑基篇→进阶者入:一文讲透天道,颠覆你的认知,但怕让你惊掉下巴!,因为“种子”对了,结果自然不差,要么就是“因果论”不对了。
下面进入本期主题——“剖析”叶晓明,一竿子到底。
求和失败,叶晓明和欧阳雪于当日下午4点30分乘班机回到古城。将要走出机场出口的时候,欧阳雪意外地看见冯世杰和刘冰在出口处等候,而此时的刘冰本应该在北京照常工作。她心里一沉,凭直觉就知道将有更严重的事情发生。她心里尚存一线希望,希望她的直觉错了,否则他们太快的反应就会让人感觉太多的悲哀。然而,事实上叶、冯、刘三人都是在按预定的计划进行,叶晓明在短暂的谈判失败之后回到粤秀园酒店就给刘冰打了电话,通知刘冰按原计划带上全部公司手续回古城,按原计划在第一时间同时向欧阳雪提出退股的要求。既然求和失败,那么格律诗公司就已经成了死亡之地,在这个公司里多呆一分钟就意味着多一分危险。
——此段有两部分值得一提:
1、一切都在叶晓明的计划之中,他知道“10万求和失败是大概率事件”,然而更知道不经过“求和失败”这一步,他们退股就不够“顺理成章”,不够“顺理成章”则不够“理直气壮”,不“理直气壮”则掰扯就大概率“败下阵来”。
但须想清楚“理”是什么理?答:常理、常识。这就引出了极有趣的一幕:
-一方在处心积虑的逼另一方退股
-而另一方却在处心积虑的让退股更为“顺理成章”
这就是所谓“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的现实体现,但若再往深里想一层则会发现:“陷阱”如此,“机会”亦是如此,“陷阱”的逻辑是趋利、而“机会”则是避害。故而常人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答:根本分不清利、害。但为何绝大多数人都分不清?因为“根”错了。故而王阳明龙场悟道之后大叹:“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真正理解了这一层,也就会明白《金刚经》所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究竟是什么意思了。而这也正是我要打造《进阶者系列》的根本原因与意义所在——正本清源。
2、欧阳雪的“他们太快的反应就会让人感觉太多的悲哀”何意?答:有好事时挤破头往里钻,有危难时挤破头往外跑;恰如“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可不是“悲哀”嘛。
冯世杰客气而又不自然地迎上一步,想寒暄却说不出口。刘冰接过欧阳雪手里大包小包的深圳特产,寒暄一句:“董事长辛苦啦!”四人走向停车场的时候,叶晓明有意走在欧阳雪的后面,以询问的目光与身旁的刘冰对视了一下,刘冰点点头,示意都准备好了。
上车时,冯世杰主动坐到了副驾驶位置,把后座留给了叶晓明和欧阳雪,这样既能避开直接与欧阳雪对视,又便于叶晓明与欧阳雪谈话。
——这一段涵盖冯与刘二人的行为描写,因为“知行合一”,故而在“目标”(退股)明确且一致的前提下,行为反映出的是其真实心理状态:
·冯世杰“进退失据”-“想寒暄却说不出口”,说明他心中有碍
·刘冰举止自然,说明他内心如常,毫无“波动”,甚至“稳如泰山”
为何有碍?因为“有愧”,有愧即心中有“他”,故而当别人利益因己受到损害(或与自己有关系)时,即会因有愧而举止失常、行为有碍;反之即心中无“他”,“无他”即只有“自己”,“极端利己者”是也,故而只要自身利益无损则一切如常,可一旦自身利益受损则会比谁反应都激烈,且会不择手段、啥都能做出来。
叶晓明则介于二者之间,但他其实既不如冯世杰、也不如刘冰,因为即便刘冰也算是“真小人”,可他却属于“既想当XX、又想立牌坊”的“伪君子”之流,最终把时间与精力都浪费在那些“虚头巴脑”的事上,“机关算尽”但却一事无成,难道不是更可悲?
汽车驶离机场不久,叶晓明终于摊牌了,说:“董事长,事情到了这种地步,我也就没什么可隐瞒了。直说吧,我们三个要求退股。当然,公司法规定股东……”欧阳雪一抬手打断了叶晓明的解释,冷冷地说了两个字:“可以。”
——为何欧阳雪不阻拦?因为:
·一方面拦也拦不住,除了多费唇舌、撕破脸及浪费时间外并无其他意义,明智的老板们都明白一个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心跑了,强留反而适得其反,不如好聚好散,留个念想,更为有利
·另一方面则是她的“本色”使然,这就像许多人明知道抱怨半点用都没有,但却依然控制不住抱怨几句,此即“如好好色、如恶恶臭”,本性使然,“知行合一”
所以,“本色”又是什么?好好想想。
叶、冯、刘三人谁都没有想到欧阳雪会这么简单地答应了,他们原以为欧阳雪会以公司法和创建公司的背景为理由一口拒绝,因为一旦格律诗公司败诉,此时接受股份转让就意味着承担了这一部分股份的法律责任,也就意味着在资不抵债时将失去全部股金,在这种特殊背景下与其说是转让股份,不如说是转嫁危机。如果欧阳雪拒绝,如果双方经过摆事实讲道理而达成妥协,他们三人会感觉心理平衡一些,而欧阳雪这样的态度让车里的三个男人均有一种被女人轻视的感觉。叶晓明停了一会儿,说:“我也不想辩解什么,也没啥可辩的。音箱测评、音箱说明书这些事咱就不说了,公司去年8月份以前销售利润不抵经营成本,一直亏损,8月份以后销售量上来了才开始赢利,截止到今年6月赢利17万,好不容易才看到点希望,音响展示会一下子就花掉了23万,还是亏损。照这么折腾下去,谁也受不了。”
——叶晓明这些话是对谁说的?其实并不是对欧阳雪,而是对他自己及三人组说的,此即孟子的“四端论”: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此皆人的底层“设置”,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自然而然,难以自控。他们退股虽确属“事出有因”,但也确实“不仗义”,不仅“大难临头各自飞”,而且事本因他们而起,丁元英是他们硬求来的,可现在出了问题他们却先溜了,即便再铁石心肠之人也会为此心中不是滋味。
另一方面,由于参与经过不同,故而他们三人的心态又有不同:
·丁元英是叶晓明发现并引荐给冯世杰的,故而叶是此事的缘起
·一切都因冯世杰的王庙村脱贫理想而成,故冯是此事的轴心,大家都算是在帮他完成理想
·而刘冰则属于“投机分子”,看到或许有利可图故而硬凑上来
所以论愧疚程度:冯世杰>叶晓明>刘冰,这也决定了他们的当下表现与后续的一系列行为。因此,与其说他这是在向欧阳雪解释,不如说他这是在向自己及战友们解释并做“心理建设”。尤其冯世杰:叶知道他的立场与个性决定了他在此事上极易“动摇”,而冯一旦动摇则他即便能全身而退也会“砸了他好不容易给自己立的牌坊”,这对于他这类“伪君子”式人物而言才是更不可接受的,故而须极力避免。
汽车开到维纳斯酒店,欧阳雪注意到刘冰不是把车停在路边,而是直接把车开到了停车泊位上,于是下了车问道:“就现在吗?”叶晓明说:“手续他们都带来了,不费啥事,也免得董事长老挂着这事心烦。”欧阳雪说:“好,到办公室吧。”
——这段反映出一项常人惯常思维:就怕“夜长梦多”。殊不知这是“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自己所看到的只是自己的,因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存在特殊性,故而“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的结果只会看到自己想看到与能看到的结果,而非事实本身。
那应以什么作为标准?答案是“客观事实、现实”。比如丁元英的音响是事实、音响价值40万是事实、宝马车是事实…这些足以证明丁非泛泛之辈。而叶晓明当下以什么作为评判标准?完全是自己的主观偏好,所以“求锤得锤”,最终得出了自己想要的结论、看到了自己想看到的趋势。
能够理解这一层,也就能大体明白何谓“心不唤物、物不至”了。所以最关键的是什么?答:根、种子。
须特别指出的是:叶的当下判断其实也有“事实”依据,即丁以卖唱片维生及他所谓“偷鸡不成蚀把米”。但问题在于——一切事实依据的选择皆出于其主观偏好:即当他希望丁是“高人”时,就会找正面事实佐证;当他认为丁是“忽悠”时,就会找出反面事实佐证。所以,这些事实还是事实吗?非也,而是被“筛选与加工过的事实”,那这还是事实吗?为什么不是?好好想想。
三人分别填写好各自的股份转让协议,每人一式两份,欧阳雪看过后没有异议,拿起笔依次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大家用红色印油分别在各自的协议上摁手印。银行离维纳斯酒店不远,会计很快就取上钱送来了,放下钱随即离开。欧阳雪先付了刘冰的3万元,接着付叶晓明的7万元,两人拿到钱后给欧阳雪写了各自的现金收讫条。欧阳雪没有马上给冯世杰数钱,而是先问道:“你的17万包括那辆吉普车,当初作价是5万,现在过去了一年多,该折价多少呢?你说个数。”
欧阳雪为何会对冯世杰特别提出“折价”?在暗示什么?冯世杰的回答又意味着什么?他的“帐”其实有问题你看出来了吗?三人组其实各怀鬼胎你发现了吗?各怀什么鬼胎?…这些问题就留待下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