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风阵阵,空气中也开始弥漫起秋日草木浓郁的香气。而随着中秋的临近和休渔期的结束,总会让人不由自主的想到月饼、美酒、团聚、还有一只只膏厚肉美的大闸蟹。
“物以稀为贵”这个词,用在秋日最诱人的“大闸蟹”身上,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毕竟“大闸蟹”的名声可谓响彻上下古今,一直以来就是人们餐桌上的待客庆节的“肥美佳肴”。而宋代更是是蟹菜迅速发展、兴盛的一个时期,无论皇家还是民间,蟹菜的品种都是十分丰富。
时间流转到21世纪的当下,人们对大闸蟹的热爱依旧不减半分,每当入秋九十月份,便会订上一份,一品大自然赐予的鲜美珍馐,单身为资深吃货的你,真的会健康的吃大闸蟹吗?
首先注意的就是死蟹不能吃,虽说单只价格很贵,有的吃货伙伴会觉得有些心疼,但螃蟹死后腐烂速度较快,为安全起见,死掉的螃蟹最好不要在室内常温下或者购买时的保温箱内停留超过几个小时,在无法确定螃蟹的牺牲时间的时候最好不要吃。吃蟹的时候也一定要煮熟蒸透、高温杀菌,待蟹壳发红后,再大快朵颐的享受蟹肉的美味。
虽说肉肥膏厚的大闸蟹及其鲜美,但大闸蟹性属寒,多吃之后会对胃部产生一定刺激性反应,而且由于螃蟹本身就含有大量的异蛋白,也会很容易诱发皮肤过敏或者加重皮肤病。所以在食蟹的时候,这几类人要注意:
1、冠心病、动脉硬化症、高血压、高血脂症、心血管疾病患者
蟹黄中有很多胆固醇,每百克蟹黄中胆固醇含量可能高达毫克以上,蟹膏也差不多。而同等重量的蟹肉中的胆固醇大约只有60~70毫克。所以这类人请少吃。
2、孕妇朋友
孕期也能吃螃蟹,但吃的时候需要注意两点:如果你没怀孕时吃大闸蟹就容易吃肚子疼、拉肚子,很可能是过敏或者肠易激综合征,那建议不吃为妙;吃蟹一定要加热彻底再吃,小心寄生虫。
3、肠胃肝胆不太好的人
蟹黄富含胆固醇,患者吃螃蟹会促使旧病复发,或加重病情,在口腹之欲和身体健康的选择
上,还是要量力而行。
4、过敏体质者、带状疱疹患者
蟹为高蛋白食物,每克蟹肉含有蛋白质约14克,容易导致过敏。
如果做熟的螃蟹一次吃不了,转天吃,也要注意保存的卫生事项。第二天螃蟹的口感当然也会变差,可以试着将螃蟹肉、黄剔出来,做成粥、包子或其他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