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肠道不好,疾病接踵而来变丑只是第一步
TUhjnbcbe - 2021/3/23 17:53:00

肠道菌群,一个你看不见它的存在,但是它却分分钟可以让你坐立不安,上蹿下跳的一个物种。但是你以为它仅仅是待在那儿,吃着你的残羹冷炙,偶尔给你来那么一下子让你瘫软一下,然后就这么享受岁月静好吗?那你就错了。

肠道菌群可真没这么简单,这是一群非常喜欢搞事情的家伙,不过用「群」似乎体现不了它们数量级的强大,不过估且这么说吧。它们的存在,关系到了你作为「人」的方方面面,它们的代谢产物可以影响你的胖瘦,机体的免疫健康,以及导致各种代谢性疾病等,如糖尿病,心脏病等。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俄罗斯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家梅契尼可夫在其著作《延年益寿》中明确提出,肠道健康就是世界上最好的长寿秘诀。

不少人只重视心、脑、肝、肾,却不知道肠道健康也可能是性命攸关的大事。

肠道主要分为小肠、大肠、直肠三部分。常见的肠道疾病有:大肠息肉、炎症性肠病、肠梗阻、肠易激综合征、大肠癌等。

肠道如何影响全身健康:

肠道中有几千种细菌,重达1.5公斤,总数比人体自身细胞还多10倍。

如果肠道健康,致病菌会受到有益菌群的抵抗,随大便排出。

如果肠道屏障功能受损,致病菌就会突破肠黏膜的保护屏障进入身体各处,继而引发多种疾病。

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和哥德堡大学的一项联合研究显示,人肠道菌群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和中风相关联。当正常人肠道出现炎症、不适时,会增加中风风险。另有研究发现,包括肥胖、糖尿病、癌症、自闭症等在内的50多种疾病都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

来看看

肠道微生物与各种疾病之间的渊源

与肥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肥胖是最早的关于肠道菌群的研究之一。美国科学家JefferyGordon从年时就开始发表菌群跟肥胖关系的文章。他发现胖人和瘦人,肠道菌群的功能和结构是不一样的。他通过粪便移植的方法将胖人与瘦人的菌群移植给无菌的小鼠。结果发现移植胖人菌群的小鼠脂肪积累增加,而移植瘦人菌群的小鼠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

肠道微生物与糖尿病

近几十年来,糖尿病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增高,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糖尿病目前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T2DM),其中2型糖尿病占所有糖尿病的90%以上。尽管科学家们近来对T2DM风险因素的认识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成功预防的证据也越来越多,但其发病率和患病率在全球仍持续上升。

目前,除了已确定的T2DM风险因素,如遗传易感性、肥胖、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等,肠道微生物也已成为与T2DM有关的因素之一。肠道微生物影响T2DM等代谢性疾病,其原因可能与肠道微生物群平衡变化有关,而不是单一微生物的作用或简单的多样性增加。

在癌症中横插一脚

既然科学家们已经将肠道微生物与众多看似与其无关的疾病联系了起来,那么癌症这一难啃的骨头是不是也和肠道微生物有关呢?

上世纪90年代,科学家们就认为传染性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癌有关,年,幽门螺旋杆菌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定为唯一一个I类致癌细菌。去年《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杂志公布的一项研究发现,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可预防异时性胃癌的发生。此外,已在动物中证实,食子酸链球菌、粪肠球菌、脆弱拟杆菌、梭杆菌及肝螺杆菌等多种细菌能够促进结直肠癌及肠外组织癌症的发生,如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肝癌。

研究认为,肠道微生物群能够促进癌症的发生及发展,主要与致癌细菌、肠道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以及慢性炎症反应有关。

肠道微生物与精神疾病

目前的研究认为肠道菌群能直接与大脑相互影响,并且研究者已经发现了肠道与大脑相互作用的几种不同渠道,例如:合成代谢产物及神经递质、迷走神经激动、免疫系统的激活。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人体微生物参与了多种心理过程以及神经精神疾病。其中就包括情绪障碍、焦虑症、神经发育疾病比如孤独症和精神分裂症,甚至是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比如阿尔兹海默症和帕金森病。此外,大部分的精神活性类药物都可以影响人体菌群。

除了与大脑的功能相关,肠道菌群也被认为与大脑的生理发育过程有关。

实际上,自古以来细菌就存在了。自人类诞生的那一刻起,它们就与人类组成一个不离不弃、平衡而和谐的生态系统。在我们身体的每一个角落,它们都与体内细胞、同类细菌,形成一个个的微生态系统。这些微生态系统内的菌群平衡很微妙,也很精巧,共同守护着人体的健康,任何强行剥夺这种平衡的做法,都会损害人体健康。

这些细菌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与人体进行着深度融合。它们从肠道出发,与众多的组织、器官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在肠道和肝脏之间,肠道和大脑之间,肠道和肺脏、骨骼、血液系统等组织器官之间……正是在这种有益对话的基础上,人体才表现得平衡而健康。

肠路漫漫,和你的肠道打好交道,

生活才会更加轻松!

培训推荐

注册专员国内外申报技能提升专题培训班

创新药开发关键技术与注册申报分析专题

ISPE《调试与确认》第二版解读与案例分析专题

—END—

严正声明

本文旨在知识共享,无任何商业用途,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小编tinorl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肠道不好,疾病接踵而来变丑只是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