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理汤出自《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是由理中汤加*连一味组成。主治中焦虚寒兼有湿热的病证,理中逐寒,和胃清湿。脾胃同居中焦,同主消化,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共同完成水谷运化。
连理汤,是一张寒温并用的方子,适用于寒热错杂证。
主治:①脾胃虚寒,内蕴湿热,泻痢烦渴,吞酸腹胀,小便赤涩者。
②伤暑泄泻,寒热交侵于内,腹痛作渴,或上热下寒等症。
脾胃病寒热错杂证较为常见,我常以连理汤加减治疗胃热脾寒(又称上热下寒)之证。该证的特点是以脾胃虚弱为基础,既有腹部怯寒、大便溏而不实的脾气虚冷运化不健的表现,也有胃脘痞胀、口苦苔*的胃热症状。如果仅仅温中健脾或清热苦泄,显然不符合病情。辛温药与苦寒药配伍,是脾胃病治法用药上的一个特点,如半夏泻心汤等,用性味不同或性质完全相反的药物相互配伍,以适应复杂证候的需要,临证可以根据这一配伍法则适当加减,扩大应用范围。病案举隅
病员张某,男,48岁,患泄泻间作三年余,近2个月来症状加重,每日晨起即腹痛腹泻一次,吃完早餐必泻一次方能出门,泻下溏薄甚则完谷不化;饮酒或恣啖生冷则泻次增多,服止泻药大便可暂时成形,停药则腹泻如故。自觉腹部畏冷,肠鸣,尤怕进空调房间。与此同时,伴有胃部痞塞闷堵时有灼热感,少量泛酸,口干口苦,尿*,舌苔淡*而腻,脉濡小数。据此分析,证属久泻脾虚,中阳不运,同时兼有胃热内郁,湿阻气滞。方取连理汤意化裁,药用:炒*参15g,炒白术10g,云茯苓15g,炮姜炭5g,煨木香10g,陈皮5g,炒苡仁15g,肉豆蔻5g,炒防风10g,炒白芍10g,川连3g,炒山栀10,炙甘草3g。药后大便次数减少,并逐渐成形,脘闷已舒,肠鸣、口苦症减,*腻苔渐化。后去山栀,加淮山药30g,症状进一步改善,经调治而愈。临床运用连理汤这类古方,关键是取其法掌握病证的寒热错杂,临证宜根据上热下寒的孰轻孰重,灵活调整用药。文字/刘沈林姚学权整理/邹坤吴冠楠杨娇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