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端午养生,艾灸时节,泡澡正当时
TUhjnbcbe - 2021/7/13 1:36:00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开端”的意思;午,在十二地支中属火,是阳气的极致。端午,意味着一年中天地万物之阳气最旺的时候开始了。

五月初五端午节起源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天中节等,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天,处于全年最“正中”之位,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其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

九*日

阴历五月又称*月,其中有九天是伤身损气耗精的日子,就是古代所谓的“九*日”,即阴历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廿五、廿六、廿七这九天,人们容易元气受损,若此时不注意保养,则易出现腰腿酸疼,肩脊酸麻,四肢无力,春夏喉疼目红,秋冬则恶寒怕风,手足发冷等症状。

我国自古就重视九*日养生。端午节正是九*日之首,如果在九*日合理运用艾灸之法,可以补元阳、祛秽邪、除寒湿*邪,是顺应节气气候的养生保健法。

端午养生之道

我们知道,四川处于环绕之地,冬日寒湿较重,中医认为,寒湿均为阴邪,易伤人阳气,常年生活在成都的人,有许多是阳虚体质,特别是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阳气逐渐衰少,寒湿邪气更易侵袭人体,流注关节筋骨,所以这一类阳虚湿盛体质的人,常常会出现肌肉和关节肿胀疼痛。此类阳虚体质的人,正是需要想方设法提升人体阳气,借助阳热之力祛寒化湿、温经理气,使气顺经通,病痛自愈。

根据“春夏养阳”、“冬病夏治”的中医养生理论,阴历五月正是保养阳气、预防及治疗冬季多发病的最好时机,而艾灸和泡澡是中医最常用的外用温阳之法。

端午节用艾草泡澡有什么用

1、治病防病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古人插艾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洒雄*水,饮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民族共同的习俗。

2、求吉祥

一般人也有在房屋前后栽种艾草,求吉祥的习俗。我国台湾民间也有在端午时贴“午时联”,它的作用和灵符一样,有些午时联上有下列的句子“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

榕枝在民间的意义可使身体矫健“插榕较勇龙,插艾较勇健”。也有地方习俗是挂石榴、胡蒜或山丹,胡蒜除邪治虫*;山丹方剂治癫狂,榴花悬门避*巢,石榴花正是这个季节的花卉,也有治病的功能。

3、驱*辟邪,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原因。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

而晋代《风土志》中则有“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

4、招百福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

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像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日“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气。

???

端午沐浴,驱寒逐湿

艾叶浴对毛囊炎、湿疹有一定疗效

菖蒲叶及根芳香化湿

外用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清热解*,对皮肤瘙痒的效果较好

可以起到理气血、逐寒湿、预防感冒的作用

隐于市--端午特制艾草泡澡

(用端午节当日采摘艾叶、菖蒲、苦瓜叶、大蒜皮、丝瓜叶、青蒿、白英、龙葵等草药熬制而成)

促进人体血气运行

镇静安神、清洁腠理、舒展机体

清热解*、祛湿止痒、祛风除湿、温经通络

对常见病和皮肤病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作用

不仅可以预防和治疗痱子,驱除蚊子防止叮咬,还能防止其他夏季皮肤病的发生,对皮肤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具有抗菌及抗病*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作用等。

我国南方田野中常见的艾草在中医的典籍里的处方中经常被用到,比如东汉“医圣”张仲景的著作《伤寒杂病论》里的胶艾汤和柏叶汤,这两个处方里都用到艾草。明代医家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有52个验方里都用到艾草。《本草纲目》云:“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有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回阳草。”因为艾的纯阳之性,所以古语“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是有一定道理的。

艾灸最能培补阳气,艾灸的方法有多样,有温和灸、隔姜灸、艾灸盒灸、督灸、脐灸、竹盐灸等,各种方法灸治的部位和作用各有不同,但共同的目的都是提补元阳、温通经脉。艾灸穴位的选择也很讲究,如艾灸督脉(督灸)振奋全身阳气驱寒湿之邪;艾灸阴陵泉、丰隆、三阴交、复溜穴等可以祛痰湿之邪;艾灸血海、委中等有活血化瘀等作用。常用艾灸保健的穴位有:足三里、神阙穴、关元穴、气海、中脘等穴位。

端午泡澡预约???-

端午艾灸预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端午养生,艾灸时节,泡澡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