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更是常见。年我国胃癌新发病率为/10万,死亡率为/10万,高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二位。
Hp感染是胃癌危险因素
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饮食、感染、遗传等因素与胃癌发病也有一定关系。据调查我国胃癌高发区的成人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在60%以上,Hp能促使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及亚硝胺,引起胃粘膜慢性炎症,加上环境致病因素可加速黏膜上皮细胞的过度增殖,导致畸变致癌,Hp的*性产物CagA、VacA也可能有促癌作用。
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Hp感染定为胃癌的Ⅰ类致癌因子,新近发布的亚太胃癌预防与治疗共识确定了Hp感染是胃癌预防最重要的可调控的危险因素。
目前认为:
1.Hp感染是肠型胃癌(占胃癌绝大多数)发生的必要条件,但尚不是充分条件;
2.胃癌的发生是Hp感染、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环境因素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次于Hp感染;
4.根除Hp可降低胃癌发生风险,在胃黏膜萎缩/肠化生发生前进行根除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根除HP可预防胃癌的发生
根除Hp可降低胃癌发生的风险,风险降低的程度取决于根除治疗时胃黏膜萎缩的严重程度和范围。
在我国进行的多项人群干预研究均证实根除Hp可有效降低胃癌的发生,其中一项历时7.5年的大样本人群干预试验表明,在胃黏膜萎缩和(或)肠化生发生前根除Hp可显著降低胃癌发生率。
此外,多项研究显示,根除Hp可改善胃黏膜炎症,阻止或延缓胃黏膜萎缩、肠化生的发生和发展,并能部分逆转萎缩。这些研究均提示,根除Hp应作为胃癌的一级预防措施。
根除Hp不仅可降低胃癌发生风险,也可有效预防消化性溃疡和Hp相关消化不良的发生和复发。
年我国《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中强烈推荐在胃癌高发地区和高危人群中筛查和根除Hp,提高公众预防胃癌的知晓度。
Hp高危筛查人群有
1.有消化性溃疡病史但未接受过幽门螺杆菌检测和治疗的患者。
2.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即使没有消化性溃疡病史或其他症状,也应及时检测。
3.经常上腹部疼痛,饭后饱胀、不适的可疑患者。
4.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解热镇痛药物。
5.无法解释的缺铁性贫血或维生素B12缺乏者。
常见检测Hp的方式
1.呼气试验
2.检测抗原的大便试验
3.检测抗体的血化验
4.通过侵袭性胃镜检查获取标本进行检测。
其中呼气试验是最方便、可靠的检测手段,在不需要进行胃镜检查的情况下,通常首选呼气试验。
我院现已成熟开展
C14呼气试验检查
消化内科
(专家热线)
本期消化内科医生介绍
杨建毓主任医师
能熟练处理消化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并潜心研究消化内科的疑难杂症。能熟练操作常规胃镜、肠镜等检查,并率先开展单人大肠镜检查,开展了急诊胃镜检查,内镜下止血,内镜下息肉摘除术,胃镜下取异物,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食管扩张及放置食管支架,近年来,开展了盲视下放置食管支架,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诊室:内镜中心
出诊时间:每周日上午
徐建舫副主任医师
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本科毕业,医学学士。毕业后先后在余姚、慈溪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治工作30余年。擅长于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抑郁,肠易激综合征,结肠炎,脂肪肝等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得到了患者的广泛好评。并亲自开展胃镜,无痛胃镜检查。
诊室:门诊
出诊时间:每周一、二、三、五全天
谢显增副主任医师
从事消化内科专业40多年,是慈溪最早开始开展胃肠镜检查者之一。对消化科常见病(各种胃炎、溃疡病、各种结肠疾病等)、疑难杂症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胃肠镜检查治疗(熟练摘除息肉、止血、异物取出等)。在中华消化杂志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多篇。
诊室:内镜中心
出诊时间:每周四、六全天
古华副主任医师消化病区主任
从事消化内科临床工作十五年担任消化科住院病区管理工作八年,在消化道出血,胰腺炎,胆道系统疾病,结肠炎等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普通胃肠镜及无痛胃肠镜的操作。
诊室:门诊
出诊时间:每周四全天、周六上午
参考文献:
[1]ChenWetal.CancerstatisticsinChina,.[J].CaCancerJClin,,66(2):-.
[2]于世英,杜光,*红兵.临床药物治疗学.肿瘤[M].人民卫生出版社,.
[3]谢勇.重视根除幽门螺杆菌预防胃癌[J].中华消化杂志,,37(3):-.
[4]刘文忠等.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J].胃肠病学,,22(6):-.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