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频繁放屁,是身体在排毒吗医生或与3种疾病
TUhjnbcbe - 2022/8/23 22:12:00

你知道吗?我们肠道长度,大约是个人身高4~5倍,九曲十八弯,叠放在下腹部。医学研究表明,90%疾病,与肠道存在很大关联,该组织器官内环境紊乱,往往会引起系列异常反应,频繁放屁是典型表现。

屁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

屁主要原材料是空气,我们在咀嚼食物过程中,也要呼吸,部分气体就会随着唾液、食物等进入胃肠道,一部分上行,通过打嗝等形式排出,另一部分下行,通过肠道、肛门排出,这就是屁。

从其主要成分分析,屁实际上是无色无味气体,原因在于,空气中主要是氧元素与氮元素,两者都不存在特殊味道。前者会被消化系统吸收转化,后者则被抛弃。

可能会有人发出疑问,屁明明会呈现出臭味,这其实是食物发酵味道,屁本身不“背锅”。

屁会往何处去?大致有两种排出途径,其一,肛门,;其二,口腔,这也是为什么肠胃功能不足人群经常口臭原因所在。

部分养生人群认为,放屁是身体在“排*”,所以放屁越多身体越健康。实则不然,频繁不明原因放屁,要考虑疾病因素。

医生提醒,频繁放屁可能并不是身体在“排*”,或与3种疾病有关

1、肝硬化

临床医学认为,肝脏病变大致要经历三个阶段: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由此可见,肝硬化已经处在危险边缘,稍有不慎,就会诱发脏器病变、癌变。

众所周知,肝脏是知名代偿器官,素有“哑巴器官”称号。由此推断,即使在肝硬化阶段,肝脏也能默默承受病痛压力,维持机体正常运转。在此期间,人体并无明显不适感,实际上,内环境已然“翻天覆地”。

最明显表现,就是消化功能异常,原因在于,肝脏也是消化系统一部分,它与胆囊分工合作,对食物进行分解、转化。

肝硬化阶段,脏器受损,胆囊也会受牵连,导致胆汁分泌不足,食物无法完全代谢,最终囤积在胃肠道,不断发酵,产生气体,出现频繁放屁情况。

2、胃肠道菌群紊乱

胃肠道大环境中,不仅有胃酸存在,还有各种有益菌群、微生物等身影。大家切勿望文生义,看到细菌就觉得有害人体健康。站在消化系统角度,部分细菌与人体是共生关系,能够互惠互利。有益菌群协助胃肠道分解食物,并从中汲取养分,形成消化闭环。

当然,过犹不及,如果胃肠道菌群紊乱,有益细菌不断扩大地盘,那么肠道动态平衡将被打破,会出现消化不良、肠道积气等问题,从而导致频繁放屁。

3、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顾名思义,肠道过度兴奋,导致肠胃蠕动速率增加。如果此时肠道中,没有充足食物,就相当于在反复消化空气,形成“空腔”,导致肠道积气。

频繁蠕动合力下,气体会被推送至肛门,刺激其收缩扩张,导致频繁放屁。

综上所述,经常不明原因放屁或与“排*”八竿子打不着,极大可能是身体在发出求救信号,希望你引起警惕,医院排查病因。

频繁放屁情况,到底该如何改善?

1、控制主食摄入

合理控制主食摄入量,如红薯、米饭、面条等,此类食物中,含有大量淀粉,会与淀粉酶、胃酸、有益菌群等发生化学反应。过量食用,会加剧发酵进程,导致大量气体产生。

2、控制蛋白质摄入

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经历,大量进食肉食产品、豆制品后,往往会放“臭屁”,味道如同臭鸡蛋,这实际是蛋白质在“作妖”。

高蛋白食物进入胃肠道后,蛋白酶会对其进行分解,产生氨气,往往伴随恶臭味道。由此可见,合理控制蛋白质摄入,也能减少放屁量。

3、排查疾病因素

前文曾经提及,频繁放屁或与肝硬化、菌群失调、肠易激综合征等存在关联。若出现不明原因放屁频繁情况,就要考虑此类因素,及时就医排查。

4、纠正饮食习惯

众所周知,屁主要原材料为空气,这就意味着,胃肠道空气吸入量越多,放屁量也会“水涨船高”。

胃肠道空气摄入量,与饮食习惯联系密切,科学研究发现,经常保持狼吞虎咽、快速进食等饮食习惯人群,会出现频繁放屁情况。因此,改善不良饮食方式,或能有效缓解。

5、适量运动

饭后请不要久坐不动,不仅会导致脂肪堆积,也会引起肠胃消化不良,导致腹胀。饭后半小时,可适量轻度运动,辅助胃肠道消化代谢。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下方留言。

#健康科普行#

1
查看完整版本: 频繁放屁,是身体在排毒吗医生或与3种疾病